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企業管理論文:道路施工企業管理創新問題思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本文作者:趙添學 單位:甘肅路橋建設集團
施工企業發展趨勢
近年來,國內的公路建設市場出現了高端化的趨勢,設計總承包、設計施工總承包、BOT等新的管理模式在項目建設中大力推行,體現出施工企業要與資本一體化,與設計一體化的趨勢。業主對施工企業的服務需求也從單純的施工管理上升到了資信、技術、綜合管理等的頂端層次。基于此,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標準》將引領國內公路施工企業發展方向。[3]具體體現在四個方向:一是工程總承包方向;二是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三是更加細分的行業、領域、地域市場;四是綠色建造、節能減排將成為長期國策。
施工企業管理創新的對策
培育創新性思維,是創新的起點。在企業經營管理實踐中,絕大多數企業難以超越的最大障礙就是理念的束縛和傳統理念對管理創新的羈絆。要實現管理上的創新,企業家首先要打破定勢思維、順向思維和線性思維的障礙。在認識和看待公路建設市場發生的深刻變化和施工企業呈現出的新的發展趨勢上,要跳出原有的圈子和視野,擺脫傳統的經驗束縛,善于運用各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創新思維的形成實質上是各種不同的思維方式的運用,具有了創新性思維,才能獲得創新能力,推動創新實踐。隨著施工企業規模的迅速擴張和公路建設市場的高端化,項目管控難度增加,原有的項目管控模式已越來越不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這就要求施工企業建立大管控模式和智能化管控模式。在承擔單一施工任務且工程項目繁多的情況下,可以嘗試建立以宏觀管理為主導、區域化管理為重點、項目經理負責制為支撐的項目大管控模式。這種模式的建立要按照“區位就近、優勢互補”的原則將所有工程項目劃歸為若干片區,每一個片區配設一名總負責,平衡、協調片區內項目管理工作。在高端建設項目上,要建立智能化管控模式,把獨立分散的管控職能和層級項目管理科學有效的整合在一個管理平臺上,使企業管理資源得到系統的集成化整合,分離管理層與操作層,組建高端項目管理體系,實現項目管控模式從簡單管控向商業智能加企業管控(即智能化管控)轉變。
管理創新,制度是關鍵。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施工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進一步分離,從而使企業所有者和經營者分屬兩個不同的階層。當前,大部分的公路施工企業基本完成了產權改革,但經營機制的轉換步伐還很緩慢。究其原因,是沒有對原有的管理制度進行全面清理整合,制度建設和創新滯后。因此,施工企業要按照《公司法》的要求,結合行業特點,在現代企業制度的框架下建立經營管理、議事決策、監督制約、考核評價、激勵約束、薪酬分配、風險監控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使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相互獨立、相互制衡、權責明確、協調運轉。同時,要模擬市場運行機制,探索企業內部市場化管理模式,把市場機制引入企業內部,將分工協作變為契約關系,企業內各經濟體均在內部市場競價交易、自選調節、自行運轉、相互制約。公路施工企業要實現簡約、高效的集約化管理,必須創新管理體系,解決體系退化、管理散亂、流程不暢的問題。管理體系的創新要充分運用現代管理理念和一體化系統管理、供應鍵管理及信息技術,創建業務專業化、機構偏平化、管理集約化、運行網絡信息化的企業管控體系、標準體系、考核評價體系、監督保證體系、項目管理體系等現代管理體系。管理體系的創建,要注重制度的關聯性,企業內部的技術管理、經濟核算、財務、物資、設備等各大系統的各項制度之間銜接要緊密,重點要突出,管理和業務流程要明晰。系統之間的制度也應相互銜接形成一個全面的相互支撐的管理體系。
傳統的“金字塔型”的結構形式,指令傳遞多層,傳遞速度緩慢。在多元化發展戰略下,施工企業縱向組織結構要以項目為重點,創建“扁平型”和網狀型甚至無中心組織的結構形式,實施扁平化管理,減少管理層級,縮短管理鏈條,提高管理實效;[4]橫向組織結構要簡化專業分工,突出團隊合作和綜合管理部門的協調能力與作用,改變部門工作重復設置的格局,逐步實施綜合化管理。這種組織架構的設計要積極探索分權化管理模式,做到集權有道、分權有序、授權有章、用權有度,充分發揮各級、各方面的職能作用,各司其職,各盡其責。企業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的創新,是企業實現從“傳統管理模式”向“現代化管理模式”轉變的重途徑。施工企業要克服點多、線長、面廣的實際給管理造成的困難,改變項目經理部與管理層信息不對稱的現狀,快速、便捷、有效的采集施工一線的數據信息,及時下達管理指令,限時完成內部業務交割,就必須借助計算機、網絡、現代通訊技術、系統集成技術進行企業內部管理的集成和管理模式的創新。要大力推進管理信息化、標準化、精細化、智能化,開發網絡辦公平臺和項目遠程監控、成本控制、財務管理、計量結算等子系統,通過這些系統把企業的經營、管理、采購、財務、施工等各個環節集成起來,實現信息和資源的高度共享,有效支撐企業的決策系統。
不具有技術創新能力的企業不是現代企業,不能切實保障技術創新的企業制度不是現代企業制度。增強技術創新能力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基礎。近幾年,國內的重點公路建設項目的設計集中體現了綠色、生態、環保、節能的理念,要求施工單位在推廣應用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中解決工程建設過程中的一些技術難題,統籌協調工程項目建設與技術創新、社會發展、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的關系。這一理念也充分體現了建筑市場差異化的競爭。施工企業要堅持以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為先導,健全和完善技術創新機制,加大科研投入力度,選擇有商業價值和有發展潛力的技術開發項目進行研究,形成超越對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或獨占性的核心技術,為承攬施工任務進行技術儲備。在工程建設實踐中,要通過組織開展QC小組活動、“五小發明”、編寫工法等形式開展技術攻關,推動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提升施工作業的技術含量,提高公路建設質量和效益。
結束語
管理無定式,任何成功的經驗,隨著時間推移,如果不進行創新調整,就會成為發展的障礙。改革創新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歷史和現實的經驗告訴我們:應時因勢而變的企業才能長足持久的發展。建筑市場發生的深刻變化,迫使施工企業要進行卓有成效的管理創新。#p#分頁標題#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