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醫院財務規范思考,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財務精細化管理實踐 1.1預算管理突出“全” 全面預算管理是醫院科學管理、規范收支、提高效益的有效手段,是一項全員參與、全面覆蓋和全程控制的系統工程,預算管理的科學性和預見性引導著醫院的經營方向和領導決策。醫院從2001年開始實行預算管理,深化預算管理一直是醫院管理工作的重點。建立了一套從年度預算基層上報、匯總編制、論證調控、審議和批復下達、預算執行監控、年中預算調整、預算分析與反饋的預算管理制度和流程:實現了網上科室預算申報、審核、數據匯總、預算批復下達、預算執行系統實時監控和預算執行反饋。 在預算管理過程中。醫院各主控業務處室年度預算細化到了每一個業務事項.各項業務開支做到了公開透明。 一是細化經營目標預算.將全部業務收支根據各處室主控業務特點,建立分項目、分部門預算,將管理指標下達到主管處室,將業務量指標下達到業務科室;二是細化費用支出預算,實行分類管理、全程控制,適時修訂費用管理辦法,掌控費用開支。把固定費用支出分為約束性費用支出和酌量性費用支出,在對約束性費用支出(例如:人員經費、社會保障費、修購費等)首先保證的基礎上安排酌量性費用支出(例如:科研費、培訓費、辦公費等),根據每個預算年度醫院的經營、財力等情況斟酌確定當年的預算數。同時對醫院管理費預算中的公務費(例如:差旅費、會議費、招待費)重點加以控制,將預算指標落實到人。 實時監控預算執行,嚴格控制超預算和預算外支出,按期通報反饋執行情況。通過“兩手抓”——抓目標增長、抓費用節支。全面引導醫院經營方向。 1.2成本管理突出“嚴” 成本管理在于把錢花得恰到好處閉,醫院致力于實現由傳統的“節約、節省”觀念向現代效益觀念轉變。以優化成本投入、改善成本結構為主要目的,以成本核算為抓手,推進成本管理精細化。 在成本投入方面,以成本效益觀念作為支配思想,以嚴謹的態度充分調研論證.從“投入”與“產出”的對比分析來看待“投入”(成本)的必要性、合理性,即確保合理必要的投入。努力以盡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創造盡可能多的社會效益,實現成本的相對節約,為醫院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 在成本核算方面,自2002年醫院開展成本核算工作以來,不斷完善醫院全成本核算方法。力求做到科學嚴謹,在核算單元確定、數據歸集、流程優化、分攤標準選取和成本效益分析等方面創新思路。主要做法是:(1)在科室成本核算中明確界定了可控成本與不可控成本.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合理進行混合成本的分解,使成本分析與控制更加具有針對性;(2)基于作業成本理念不斷修訂和完善費用分攤方法,并積極探索醫療服務項目成本核算,使成本數據客觀、真實;(3)建立以全成本核算為基礎的績效考核與分配機制。將科室可控成本與科室績效分配掛鉤,基于全成本對科室進行成本效益指標分析評價。納入考核。 在成本控制方面,嚴格績效考評,監控成本指標,定期分析反饋科室成本效益情況,正確評價各處科室的成本管理業績,找出成本升降變動的原因,挖掘降低耗費和節約成本開支的潛力。促進醫院不斷改善成本管理措施。 1.3內控管理突出“細” 精細化財務管理是以“細”為起點。做到細致入微。 對每一崗位、每一項具體的業務,都建立起一套相應的工作流程和業務規范【I】。在實踐中狠抓落實。通過行使財務監督職能,拓展財務管理與服務職能,挖掘財務活動的潛在價值。 在財務管理工作中注重每個內控細節,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以流程優化和崗位明晰為重點進行規則整合,本著“完成一項工作,形成一個標準,降低一類風險”的理念。(1)不斷完善和修訂財務報銷、支出審批、預算管理、成本核算、實物資產盤點、票據管理、會計檔案管理等核心財務制度,以制度約束經濟行為;(2)不斷規范和優化財務核算流程,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內部控制操作規范。如制定掛號收費現金管理規定、住院處支票收/退費管理規定等,改進退費控制和周轉金盤點流程,采用網銀、電匯等多種結算方式,降低資金風險;(3)以實現財務內部有效控制為基點,合理設置崗位分工,進行崗位描述,明確和細化崗位職責。發現管理控制的空白點。及時加以完善。如為加強國有資產管理設專職資產管理崗,在完善資產管理辦法,規范資產管理流程,強化資產監督檢查方面得到了保證。 1.4管理手段突出“新” 財務管理精細化需要先進的信息化手段來支撐,以提高管理方法的速度和水平,保證財務管理的靈敏性。多年來醫院緊緊圍繞財務管理需求和醫療業務發展特點,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構建了包括財務核算信息系統、財務管理信息系統、醫院業務信息系統等三大系統的財務管理信息化網絡平臺。財務核算信息系統,以滿足日常會計核算和對外報表需求為主;財務管理信息系統,主要為醫院內部管理服務。進行成本核算、預算管理、績效考評、績效分配、財務分析,提供各種內部管理報表及分析數據;醫院信息系統,是全院及科室收入和工作量的數據源。 醫院以財務管理信息化促進管理模式創新。不斷擴大財務信息采集面.建立財務部門與各會計核算部門、與各(處)科室之間的動態網絡連接,實現網絡上數據信息的站點采集、自動導入、及時傳遞與共享。形成財務信息的收集、整理、反饋和利用機制,整合會計信息和醫療業務數據信息。一體化的信息處理能力,滿足了會計核算、預算管理、成本核算、績效考評、財務分析各項功能需求,使財務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準確、及時、經濟、高效。 #p#分頁標題#e# 1.5財務分析突出“精” 財務分析精細化并非簡單地分析細節,面面俱到。而在于提高報表的時效性、實用性、可讀性,緊密地與管理需求相聯結,產生對于管理決策最有價值的信息和見解。如適應外部監督管理需要開展“總控”報表分析、藥品比重分析、財政專項投資績效評價:適應醫院自身發展需要開展醫院經營狀況的全面分析、科室各項指標分析以及財務指標綜合分析;針對醫院管理重點關注問題進行專題分析。如設備及基建項目投資的效益分析、科研經費投入產出分析、應收醫療統籌金分析、開展新項目新療法的效益預測分析、藥品零差價后的效益分析等。 通過圍繞醫院經濟管理工作重點,深入開展多層次、多角度財務分析,進而尋找到改善醫院管理、提高收入、控制支出的有效措施,為醫院經營決策提供了有效的數據支撐。 2財務精細化管理成效 2.1實現了職能轉變 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以加強財務人才隊伍建設為突破口,以實現財務管理全面信息化為依托,以強化財務內部控制為立足點,實現了財務管理職能從“報賬”型一服務型一管理型的轉變,醫院財務管理達到行業先進水平。 2.2實現了過程管理 醫院在預算管理、全成本核算、績效考評、財務分析、健全內控、財務管理信息化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基本做到了各項經濟業務的事前計劃、事中控制、事后反饋。 2.3成本費用得到合理控制 在職工中樹立了成本競爭觀、成本效益觀,成本開支得到合理有效控制,尤其是辦公費、招待費、會議費、差旅交通費等公務性開支一直控制在較低水平。 2.4醫院收入得到合理增長 2010年與2006年相比。實現了五個翻番:業務收入增長144%,科研經費收入增長672%,教育經費收入增長137%.職工年人均業務收入增長110%,職工年人均工資收入增長102%,醫院年平均業務收支結余率在6%以上,國有資產得到保值增值。 3結束語 在推行財務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強調人是第一要素.需要堅持與時俱進、勇于開拓創新的管理者來引領f11.也需要一只高素質的會計團隊來實施。醫改形勢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職能面臨新的升級,即從傳統管理會計向戰略管理會計轉變,迫切需要財務人員從管賬的管家角色向醫院經營管理的專家角色轉變,才能夠在醫院發展中擔負起應有的職責。